幣圈崩盤?韭菜被割?真相:你根本不懂加密貨幣!

author 阅读:42 2025-03-15 14:31:17 评论:0

加密貨幣在大眾視野中的困境

加密貨幣,這項在我們加密社群內部被視為顛覆性技術的創新,令人驚訝的是,它對社群之外的普羅大眾的生活影響卻微乎其微。除非你主動踏入這個領域,否則你的生活幾乎不會與之產生交集。你依然可以照常工作、購物、追劇,區塊鏈技術就像深藏海底的暗流,靜靜地運行在表面世界之下。

然而,一旦發生與加密貨幣的「最低限度接觸」,公眾所接收到的訊息往往是負面的。這種負面形象的塑造,不僅來自於媒體的片面報導,也來自於影視作品的刻意描繪,以及行業內真實存在的詐騙事件。可以說,加密貨幣在大眾視野中正處於一種困境之中,其潛在的價值和益處往往被忽視,取而代之的是投機、風險和欺詐的標籤。

負面形象的集中呈現

媒體報導與公眾認知

想像一下,在 Netflix 熱門劇集《魷魚遊戲》第二季中,出現了一個被設定為「加密詐騙 KOL」的角色。編劇將他塑造成一個分秒必爭地查看幣價、病態般渴望拿回手機的形象。雖然這段刻畫帶有戲劇色彩,但也反映了部分人對加密貨幣從業者或投資者的刻板印象。

魷魚遊戲

而當你瀏覽新聞時,映入眼簾的往往是這樣的標題:

  • 朝鮮駭客盜取 15 億美元:加密貨幣史上最大劫案
  • 特朗普發行 Meme 幣遭群嘲,加密社群怒斥「總統級 Rug Pull」
  • 比特幣騙局致使一名女子損失 15.4 萬英鎊
  • 加密貨幣交易員「MistaFuccYou」在直播中自殺

詐騙、傳銷、拉高出貨……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金融犯罪情節,都能在加密貨幣行業中找到對應的案例。這反映了一個殘酷的現實:社會對加密貨幣的認知,正被兩種極端的敘事所撕裂。在加密社群內部,我們談論的是「區塊鏈革命」、「去中心化金融範式轉移」;但在外界,媒體報導卻長期被欺詐、傳銷等負面事件所主導。

行業內部的反思

平心而論,即使是身處加密貨幣行業的人也清楚,這個圈子確實充斥著各種問題。但同時,我們也明白自己為何還留在這裡:我們渴望在顛覆過時的傳統金融體系的過程中獲利。「快速致富」的標籤或許是加密貨幣從業者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領域的投資者都渴望賺大錢。

加密貨幣仍然是少數幾個普通人可以白手起家的行業之一。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僅靠工資慢慢致富是非常困難的。Z 世代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悄悄地)退出了傳統的就業市場,並寄希望於加密貨幣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改變。

可惜的是,這個行業在傳達核心使命、解釋加密貨幣的必要性,以及闡明「用加密貨幣賺錢並非原罪」等關鍵訊息方面表現得相當不足。《金融時報》一篇報導下的高讚評論,精準地概括了懷疑論者的普遍心態:「比特幣的內在價值為零,消耗的算力正在增加世界電力生產和碳排放的負荷。」

金融時報評論

更有人聲稱,「加密貨幣就是 21 世紀的煉金術——把電力轉化為投機泡沫,把貪婪包裝成技術創新。」

如果你瀏覽 Reddit 等社交平台上的帖子,你會發現普通人對加密貨幣的反感程度有多深。因此,我們更需要在主流媒體上看到更多關於加密貨幣及其技術的建設性敘事。

儘管《金融時報》始終帶著懷疑的眼光審視加密貨幣行業,但彭博社的報導多年來不斷改進,他們開始引入真正的行業洞察。然而,諷刺的是,彭博社近期一篇看似無害的報導《認識美國七大頂級個人理財影響者》,竟然將一位專注於 Memecoin 的加密貨幣 KOL 納入榜單,並大力宣傳他的 Memecoin Telegram 群組。

彭博社報導

數據揭示的公眾情緒

調查報告的佐證

既然這是一篇「研究型」文章,讓我們透過幾組關鍵數據來了解公眾對加密貨幣的負面情緒。多項調查顯示,非加密貨幣投資者普遍將加密貨幣視為高風險的投機工具,而非合法的金融資產。

根據《英國金融服務補償計畫(FSCS)消費者研究:對投資加密貨幣的態度》報告,64% 的了解加密貨幣的受訪消費者認為,「投資加密資產本質上就是賭博」。

FSCS調查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4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75% 的美國人不信任加密貨幣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主因是詐騙頻發和市場劇烈波動。

而在愛德曼(Edelman)2023 年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中,加密貨幣在所有人口統計維度中信任度墊底,遠低於我們聲稱要徹底改革的傳統銀行系統。這對「去中心化金融革命」的敘事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Edelman調查

對加密貨幣的普遍質疑

誠然,FTX 崩盤在 2023 年重創了加密貨幣行業的聲譽,但 2024 年 Memecoin 的瘋狂炒作同樣在加劇公眾的反感。

Consensys 2024 年的報告表明,加密貨幣「貨幣的未來」敘事正在衰落。投機、詐騙與網路釣魚、犯罪與洗錢等負面標籤的提及率,已與加密貨幣「傳統金融的替代品」這一認知持平。

Consensys報告

結論很明確:在加密社群之外,人們普遍質疑數字資產能否成為一種安全的金融工具。

在撰寫本文時,我恰巧看到一條很好地概括公眾情緒的推文:「我絕對會祈禱加密貨幣的垮台。」

推特

重塑加密文化敘事的重要性

願景與現實的差距

儘管加密貨幣的公眾形象不佳,但仍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接觸它。我相信,隨著加密貨幣觀念的不断改善,加密行業完全有可能吸引數百萬新的成員。

接觸加密貨幣的人數

所以,我們應該且必須做得更好。加密貨幣的初心是構建一個去中心化金融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個人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資產,不受銀行或政府等中介機構的干擾。它旨在創建一個無邊界、不受審查、信任最小化的生態系統,任何人都可以進行交易、存儲價值並建立經濟體系,而無需依賴中心化機構。」

但是,這一願景正被 Memecoin 的噪音與投機狂熱所淹沒。

更糟糕的是,公眾已不再將加密貨幣視為革新金融體系的利器。正如一篇引發熱議的帖子所述:「比特幣生態已變得與你們曾經鄙視的傳統金融毫無二致——金錢與權力集中在少數巨鯨手中,他們通過合約槓桿、項目預售從財務絕望者身上榨取財富。」

批評比特幣生態

政治化帶來的風險

除此之外,加密貨幣還面臨政治化危機。特朗普高調擁抱加密貨幣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在非支持者群體中,加密貨幣正在被貼上「MAGA 運動」(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標籤。不出所料,這種政治化傾向很快引發國際警惕,歐盟將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的支持視為對歐洲貨幣主權的威脅。

當然,停止美國上屆政府的加密貨幣監管打壓無疑是對行業的一大利好。但不得不承認,當前加密貨幣行業正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影響下,如同走鋼絲一般。

改變公眾看法的策略

加密貨幣的聲譽並不會自我修復,若想實現主流採用,我們必須主動重塑敘事框架。這絕非易事,並且改變必須從行業內部啟動,因為就連加密貨幣原住民都開始對行業失去信心。

對此,我們需要聚焦三個關鍵方向。

重建行業信任

在過往的周期中,加密貨幣市場的新手尚能通過早期參與項目獲利。然而,Memecoin 集團濫發 Meme 幣和風險投資公司(VC)支持的低流通量、高 FDV 項目,讓新進入者變得毫無優勢。

而我們儘管在這一周期中成功抵制了低流通量項目,卻陷入了 Memecoin 的集體瘋狂。Legion、Echo 等項目嘗試採用更公平的融資模型,但其准入門檻仍然將普通投資者拒之門外。

因此,行業需要創造和推廣能夠創造真實價值(而不是破壞價值)的生態遊戲規則,讓早期參與者共享增長紅利。Kyle 基於「第一原則」提出的市場重構方案值得借鑒。

Kyle's方案

然而由於短期主義盛行、榨取文化泛濫以及誠信底線失守,已讓我們陷入永恆金融虛無主義的自噬循環。當所有人都抱著「我能在騙子跑路前逃頂」的心態追捧詐騙幣時,這種現象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早已註定。

對此,我們必须要監督不良行為者。行業要採取更多措施揭露騙局,並追究有影響力人士的誤導性宣傳責任。鏈上偵探 ZachXBT 曾經這樣做過,只是犯罪程度已非個人可以控制。而作為從業者,我們自身也需遠離價值榨取行為,投資者應該在擴大加密貨幣市場的同時真正賺錢。畢竟,當新入局者持續被收割甚至於傾家蕩產時,行業終將失去未來。

強調實用價值

加密貨幣絕非數字賭場,它還能創造真實世界價值。

因而,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跨境匯款、金融包容性和透明治理等用例,而非 Memecoin 文化。

與此同時,DeFi 生態正在持續擴張,新的社交網路也以創新的盈利模式出現,如 Lens、Abstract 和 Farcaster。最重要的是,穩定幣與 RWA(現實世界資產)的廣泛採用有助於保值和增值財富,而不是摧毀財富。

RWA

然而,X 平台上的加密貨幣 KOL 們可能對這些進展漠不關心。不過我們需要明確一點,加密推特僅僅是更廣泛的加密行業文化的冰山一角。

另一方面,比特幣的優勢在於逐步坐實了「數字黃金」的地位,但以太坊、Solana 等公鏈仍被視作投機工具,而非開放數字經濟的基礎平台。

如果非要定義加密文化輸出,我相信 Pudgy Penguins 這類 IP 將向 Web2 滲透,而非反向引入 Doge、Pepe 等 Web2 模因,後者正在加速行業低幼化。

重新定義核心敘事

加密貨幣文化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包含多種亞文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比特幣極簡主義」與「以太坊多元生態」。

「比特幣正在變成它本應摧毀的金融系統」——這種論調令人憤慨。只有將比特幣存入冷錢包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自我託管、脫離體系」所帶來的安心。

ETF 對我們的錢包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讓 ETF 購買者無法體驗到自我保管所帶來的自由感。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警惕比特幣與 MAGA 運動的綁定,比特幣是全球性的,它應該保持絕對中立。

這一方面也是我喜歡以太坊的原因。縱然有許多批評者指責以太坊基金會未能接近特朗普團隊,但從長遠來看,這將被證明是一種成功的策略。

以太坊

在這個隱私消亡、AI 混淆虛實、數字所有權無法得到保障的時代,以太坊憑藉其可信中立、去政治化、去中心化以及全球性等特點,提供的不仅是技術方案,也是價值的避難所。

遺憾的是,加密貨幣領域之外的人對此並不了解,所以從業者的工作是傳播這類訊息,並打造真正展示以太坊價值的產品。

樂觀展望:加密貨幣的價值回歸之路

真實價值的展現

截至撰文,CoinMarketCap 數據顯示,加密貨幣總市值約為 2.7 萬億美元。但這份成績單是否經得起價值拷問?

加密貨幣總市值

自 2017 年 Vitalik 發表這篇帖子以來,加密貨幣已經發生了變化。雖然投機與零和博弈仍然存在,但行業也孕育出真實的價值內核。

正如我曾在帖子中寫到的,全球有 14 億人沒有銀行賬戶。即使在美國,這一比例也只有 4.5%。美聯儲研究發現,高收入人群將加密貨幣視作投資品,但用於交易的程度較低。而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的人中,60% 的人收入低於 5 萬美元,13% 的人則沒有銀行賬戶。

此外,委內瑞拉在 2023 年 Chainalysis 加密貨幣採用指數中排名第 40 位,穩定幣成為了抵禦惡性通貨膨脹的生命線。這與阿根廷類似,隨著本國貨幣貶值,穩定幣購買量飆升,這正是加密貨幣被廣泛採用的一個標誌。

除了抵禦通貨膨脹,加密貨幣也被用來抵抗壓迫性政權。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加密貨幣被用來直接援助委內瑞拉的醫生和護士,而沒有受到腐敗政權的干擾;在戰爭開始時,烏克蘭籌集了 2.25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捐款等。

DeFi 與 DApp 的發展

隨著 DeFi TVL 回升至 880 億美元,DEX 正在逐步挑戰 CEX,並且 Maker 和其他公司也正在將 RWA 引入鏈上。

DeFi TVL

值得一提的是,非投機性的去中心化社交應用的採用率正在不斷提高,例如 Farcaster 和 Polymarket 日活躍用戶過萬,而且數量仍在不斷增長。我們現在有了真正可以使用的 DApp,只是這些進展在 X 的時間線上似乎都消失了,不得不說我們在傳播方面做得不盡人意。

價值清洗與行業進步

儘管如此,當前市場正在經歷價值清洗,暴跌未必全是壞事,它將有助於行業恢復,並繼續進步。還是那句老話,寒冬終將過去,當投機者離場時,真正的建設者會留下,並輸出加密貨幣的積極一面。

本文 hugo001.com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hugo001.com/post/1626.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