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炒股血亏真相:谁在收割你的“智商税”?

author 阅读:50 2025-03-15 11:43:16 评论:0

AI炒股乱象:散户的“财富密码”成“亏损陷阱”

这个春天,成千上万的散户正经历一场魔幻般的AI炒股实验。他们满怀希望地向DeepSeek等AI工具寻求“财富密码”,却在股市剧烈的波动中,遭遇“血本无归”的窘境。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深度思考”,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变得哑口无言;“联网搜索”推荐的过期“金股”,更是导致全线亏损。技术神话的光环逐渐褪去,AI炒股的真实面目开始显现。

AI炒股:技术神话的破灭

曾经被视为投资利器的AI,如今却频频失灵。散户们试图借助AI的力量,在股市中寻找捷径,但现实却残酷地表明,AI并非万能。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远超AI的预测能力。

社交平台乱象:AI成非法荐股的帮凶

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也充斥着各种乱象。一些博主、机构甚至不法分子,利用AI炒股的概念,疯狂收割流量、兜售服务,甚至精心设计“杀猪盘”。AI通过批量生成荐股话术、精准推送信息、定制个性化策略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和欺骗性,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监管困境:新型AI非法荐股的模糊地带

然而,这种新型的AI非法荐股,目前正处于监管的模糊地带。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AI荐股的规定还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AI生成内容的监管、责任主体的界定等方面,尚不明确,立法也存在争议。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建议,应建立动态立法模式,优先针对生成式AI制定专项法规,以适应技术的快速迭代。

流量制造机:AI炒股实盘账号的财富神话

今年以来,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的“AI炒股”实盘账号。他们将DeepSeek等AI工具奉为“投资顾问”,并声称在AI的指导下进行股票买卖,以此构建新的财富神话。

DeepSeek炒股:真相与谎言

抖音上,一位博主发布的视频宣称,使用DeepSeek炒股的收益率高达1281.82%,并附上了“有图有真相”的截图。这位博主声称,他替大家实践过了,人工智能在投资领域确实有效,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另一位“百万实盘”博主也在2月8日发布视频称,他准备将100万元启动资金全部交给DeepSeek。这位博主还在视频中表示,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峰就是幻方基金的创始人,他的钱也是从股市上赚来的。该视频获得了超过31万的点赞,评论超过8万条。

那么,DeepSeek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可以指导股民投资,成为散户逆袭的“神器”呢?

3月13日,有媒体使用DeepSeek测试了相关功能,输入的提示词为:“作为一名新手投资者,我对股票市场还不太熟悉,请问今天(2025年3月13日)有哪些股票值得我入手?请给出推荐理由。”

DeepSeek的“深度思考”模式显示:“用户假设的时间是2025年,但当前是2023年,显然这是一个未来的日期,所以无法提供真实的股票推荐。”回复中,DeepSeek仅提供了股市入门的分析框架、投资建议,而非具体的股票推荐。

在“联网搜索”模式下,DeepSeek推荐了中控技术、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康缘药业、晶雪节能、中信海直6只个股,并且每只个股都给出了看似可信的推荐理由。但当日收盘后,这6只股票全部下跌。

追溯发现,DeepSeek给出的中控技术、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康缘药业、中信海直的推荐理由,均来自不同媒体2024年3月13日发布的金股推荐相关报道,而晶雪节能的推荐理由则出自某自媒体博主在2024年12月31日撰写的“2025年我坚定持有的10匹潜力黑马”。

人工智能工程师小王直言,在人工智能类应用运行时,模型产生的错误或虚假的信息,就是“AI 幻觉”。出现这种情况并非AI系统故意欺骗我们,而是因为数据缺陷、训练局限及推理随机性,三者共同导致生成内容偏离事实。

百万实盘博主:亏损与流量的双重收割

那位“百万实盘”博主也验证了用DeepSeek炒股并不靠谱。在3月9日更新的视频中,他透露使用DeepSeek炒股“裤衩子都亏没了”,甚至“连大盘都没跑赢”。不过,他仍然相信“AI比我们人类更聪明”,又找DeepSeek“鸟枪换炮”,打算过一个月后再看。

有网友戏谑地评论称:“不是用DeepSeek炒股赚钱,而是用DeepSeek炒股赚抖音流量。”

从发布的视频内容来看,这位“百万实盘”博主确实在DeepSeek这一话题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发布了多条与DeepSeek相关的视频,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围观和点赞。与之前发布的视频相比,这些与DeepSeek相关的视频的点赞量明显飙升,用DeepSeek炒股的视频甚至创下了该博主视频点赞量的新高。

目前,这位博主的账号粉丝量已近19万,点赞量突破90万。另一位以“DeepSeek炒股收益率高达1281.82%”为卖点的博主,账号粉丝量也已达9万,点赞量更是超过20万。

在“AI+炒股”的狂欢中,这样的流量制造故事还在持续上演。

诈骗“新马甲”:AI荐股背后的重重陷阱

除了制造流量,还有不少博主打着DeepSeek的旗号为付费服务引流,甚至进行诈骗。

引流与付费:博主们的盈利模式

在小红书上,一篇名为《DeepSeek教普通人如何在2025年-2027年从200万到财富自由》的笔记吸引了不少网友,也是作者点赞量最高的笔记。然而,在笔记正文中,作者自称任职某港美股券商高管,提供港美股投资和全球资产配置账户顾问式问诊等付费咨询服务。

在抖音平台,有博主发布视频称可以免费领取AI选股器,声称每天抽出十分钟的时间,学习用AI来炒股,这款AI选股器就是AI炒股的必备工具。

媒体测试后被导流至投研助理微信,该助理每天会推送多条推荐股票大涨的报喜消息,并提供免费技能提升训练营课程,声称“胜率极高”、“带您吃大肉”。随后,投研助理便开始推荐“炒股神器”,下载后发现,其公司有多款付费投顾服务产品。

在黑猫投诉平台,包含该公司的投诉有450多条。一位消费者称,在抖音上添加了该公司助理,助理天天给发其他客户盈利的图片,没有抵挡住虚假宣传的诱惑,在2024年11月购买了518元的短线擒牛顾问服务。随后,在2025年2月又花了14913元升级股市赢家服务。此后,公司人员还要求再补交20000元升级服务。

“听到他们说再交服务费,我觉得被骗了,果断拒绝了。”这位消费者表示,买了两支推荐的股票,一支现在还亏着,另一支涨的时候通知卖掉。“他们虚假宣传,用客户赚钱截图引诱大家上当受骗,目的是让你一级一级升会员,不断的缴费升级会员,你买卖股票赚不赚钱根本不考虑。”

“杀猪盘”:AI助力下的新型诈骗

仅仅依赖“AI炒股”作为噱头引流,已经暗含了背后潜藏的风险与陷阱。更为可怕的是,一些账号通过伪造收益截图、虚拟交易盘面等,利用AI生成虚假的“成功案例”视频,将投资者引入精心设计的“杀猪盘”。部分非法分子甚至形成了“引流—荐股—收割”的产业链,与场外配资、虚拟盘联动进行诈骗。

临夏州公安局曾揭露过AI荐股骗局:骗子通过伪造收益截图、夸大AI预测能力,让平台用户心甘情愿地加入群聊,甚至承诺“高投资高回报”,实际上却是投资理财陷阱,添加联系方式后获取你的信任,一步步诱导你加码投资,一旦被人识破便拉黑消失。

以抖音账号“爱股*队”、“爱股*女”为例,其在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以“炒股神器”、“时代机遇”、“炒股机遇最大化”为噱头,宣传、推广或兜售某几款AI类工具的培训课程(具体形式包括训练营、培训班、教学资料等)。个别账号还试图通过昵称、头像、签名、评论等渠道,发布引流信息,诱导用户脱离抖音后前往第三方平台,甚至对其实施诈骗等违法行为。

来自湘潭市岳塘区的赵女士,在2024年11月底在微信视频号学习炒股时,被“AI 炒股” 软件的虚假宣传吸引,先后分两次共转账数十万元用于购买软件,岳塘民警经四次劝说,才劝醒她的“暴富梦”。

“AI批量生成荐股话术,通过算法定向推送至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群体,传播效率大幅提升。”王鹏补充道,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持仓信息,定制个性化策略(如“补仓建议”),增强欺骗性。

据王鹏介绍,AI甚至可以生成虚拟分析师视频、伪造交易截图或实时盘面,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替换敏感词(如“涨停”改为“起飞”),规避平台审核。此外,AI还被用于伪造高收益案例,诱导投资者下载虚假交易软件,实际进行“杀猪盘”诈骗。部分团伙甚至利用AI辅助反向操作,诱导散户集中买入后抛售,配合市场操纵。

警方提示:警惕“AI万能论”

警方提示:“DeepSeek官方从未推出金融预测功能,任何荐股行为均属违规,投资需理性,警惕‘AI万能论’,官方渠道外一律拉黑!”

监管的攻防战:AI荐股乱象的治理

从严整治非法荐股,是众多投资者的期盼,也是监管部门近来持续发力的监管重点之一。

监管部门的行动

去年12月,国家网信办发文称,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会同相关部门处置了一批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从事非法荐股、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的账号,清理金融领域引流类及诱导性违规信息,加大对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网站及账号的处置处罚力度。

今年2月初,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撰文中强调,要整治非法荐股等乱象,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

3月10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了关于打击“非法荐股”等违法证券活动的公告。相比此前的公告,本次公告更加针对性地突出了“AI类工具”在非法荐股等违规行为中的应用。

抖音平台发现,有少数账号在无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声称可借助各种AI类工具,实现所谓“高回报高收益”,或以“推荐高效AI选股工具”、“售卖AI炒股课程”为噱头引发用户关注,甚至对其实施诈骗等行为。

法律困境与争议

然而,监管利剑虽已出鞘,但新型AI非法荐股尚处于监管的模糊地带。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认为,关于AI荐股的法律规定,当前确实存在一些相关的监管要求。例如,持牌金融机构研发的私有化AI炒股模型受到监管约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但是,对于非持牌产品,尤其是那些打着AI旗号进行非法荐股的行为,法律上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和难点。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我国现行法律对AI荐股的规定尚不完善,主要依据的是传统的证券投资咨询相关法律法规。这些规定在应对AI荐股时存在局限性,对AI生成内容的监管、责任主体的界定等方面不够明确。

谈及目前AI荐股立法的争议焦点,王鹏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AI工具设计初衷可能是“信息整理”,但输出结果可能被视为“投资建议”,责任如何划分?二是需要制定专门的AI法,还是修订《证券法》等现有法律?王鹏指出,目前有建议地方先行试点(如四川),再上升至国家层面。

专家建议:建立动态立法模式

从立法难点来看,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一方面,责任归属难以确定,当AI算法生成的投资建议导致投资者损失时,难以明确责任主体是开发者、使用者还是算法本身。另一方面,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可能缺乏足够的技术理解能力,难以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此外,如何在鼓励技术创新和保护投资者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一个挑战。最后,由于AI技术和应用的全球性,单一国家的立法可能难以有效应对跨境的非法荐股活动。

王鹏建议,应建立动态立法模式,优先针对生成式AI制定专项法规,采用“小步快跑”策略适应技术迭代。在技术监管层面,构建AI监测系统,识别变体话术(如谐音、表情符号),关联资金异常流动。此外,还要建立公安、证监、网信、平台联动的跨部门机制,强化对虚拟盘、引流账号的打击。

AI炒股:技术伦理与人性弱点的博弈

当AI从技术工具异化为投资“先知”,这场乱象折射出的不仅是技术伦理在资本狂欢中的失守,更是人性弱点与技术红利间的博弈。如果AI真能稳胜市场,那么,最先被替代的或许应该是那些贩卖财富神话的人。

本文 hugo001.com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www.hugo001.com/post/1625.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